从今天(7月11日)起,财经频道推出《关注人口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记者奔赴各地养老、托育、职业培训等机构,报道相关政策和实施成效,梳理国外有益经验,探索人口发展新常态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是阻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顺利推进的绊脚石。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云南省永善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在推广应用一部手机办事通过程中,下达不切实际的任务指标问题。在二次供水项目验收工作中,不按规定组织复核验收,导致应发现问题而未发现,给相关用水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要突出纠树并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引导,推动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守牢思想防线、行为红线,大力发扬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时代新风,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干部鼓劲。该街道草坪社区具体组织实施,未对绿地进行复垦,简单采取开挖草皮、移栽挂穗玉米等方式,应付式解决耕地非农化问题。永善县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
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政策、部署任务、督促落实、考核检查等方面完善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机制,形成更加清晰的制度导向。协议签订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违反商户自愿培训有关规定,要求各市场监管所与该企业共同向辖区商户进行培训推广。基层干部群众要熟悉预警转移信号,知晓转移路线和避灾安置点的情况,及时组织转移避险、救灾救助,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警惕,对照查找自身短板,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确保部署关口前移。中央气象台预计,11日至14日,山东、四川局地累计雨量可能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当前,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同时,11日,国家防总针对江苏、山东、四川、甘肃四省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协助指导防汛工作。
另一方面,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发现险情预兆及时研判识别,提前果断采取关停撤转措施。各地各部门要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进一步抓实抓细各项防汛救灾责任措施,以实际行动筑牢防汛救灾的坚实堤坝。
水利部针对两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演练是未雨绸缪,是防患未然。各地要把演练当实战,才能在灾害发生之时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损失降到最低这套晒干,然后等下个活干完,再换一套。
另外,机器人巡检、无人机巡检等一些科技手段,也正在加入高温保电的工作中。视频拍摄者 张女士:中午11点左右,他们是在(深圳的)高速服务区那里。五班倒 确保能源电力稳定供应连日来,山东多地遭遇高温天气,各地用电量也逐渐加大。为应对高温,机组满负荷运转,厂区一线班组24小时轮班值守,确保发电机组安全运行。
在这家发电公司的汽机运转层,室内温度已超45℃。燃煤机组锅炉燃烧产生的所有热量通过汽轮机做功进行转换成电能的,这里也是整个电厂最热的车间。
户外作业防暑有妙招高温天气下作业,给一线生产人员带来了极大的烤验。为了保障夏季电力稳定供应,电力人员在高温下坚守一线,上天又入地,守护着万家清凉。
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主任 袁凯: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休息室,休息室也是24小时空调开放。在安徽,矿泉水、果汁等防暑降温物品都摆放在作业现场,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班班长 毋松涛:我们塔上作业是两人一组,相互大家有个照应,地面的配合人员也会使用无人机在空中时刻观察大家的身体状态。在服务区我们都不想下(车),因为外面特别热,真的辛苦他们了。目前,企业日最高发电量可达4500万千瓦时,有力保证能源电力有序供应。为了保障户外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业,各地电力人员根据特殊的作业环境制定了多个防暑降温妙招,一起去看一下。
趁着短暂的休息时间,他们抓紧喝水、洗脸、换衣服。不但人怕中暑,设备同样也需要降温。
在河南,电力人员根据每天的气温变化,采取提早上班、午休延长、推迟下班等方式动态调整作业计划。一开始以为是鸟,放大之后才发现,工人在那里弄电线。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高温下,依然坚守在火炉旁。为了让员工更好地休息,现场还专门搭建了遮阳棚,甚至还有空调休息室。
视频中的就是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的输电工作人员。在北京,用酒精湿巾擦拭皮肤降温,开工前服用人丹丸,完工后服用藿香正气水,都成为电力人员防暑小妙招。增加重要设备的巡查次数,做好旋转设备的温度监测,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全力保障电力供应。同时,将准备好的西瓜、饮料、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品搬到厂区一线,最大限度缓解高温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当天最高气温达到40℃及以上时,停止室外露天作业。当地电力巡检人员佩戴头灯和智能报警手环,克服不利条件,对高压电缆开展巡检保证供电安全。
随着高温天气持续,用电负荷也在持续攀升。高温天气持续,社会用电需求不断攀升,能源电力保供压力增大。
福建厦门海底70米下的电缆管廊里空间狭小、通风环境差,夏季温度近40℃。高温笼罩之下,变电站里的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对于在里面巡检的电力工人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除了上天,电力人员还要入地。通过测温枪可以看到,发电汽轮机的轴承温度达到了69℃,工作人员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豆大的汗滴从脸上滑落。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汽机点检员 徐木银:今天室外温度35~36℃,我们厂房现在温度更高,所以我们(工作)现在实行五班倒制,每工作20至30分钟,就要休息换一班,大概要休息20至30分钟。炎炎夏日,为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防暑降温工作,企业优化了工作任务安排,增加轮换班次,延长一线员工休息时间。
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发电部主任 袁凯:现在我们两台机组都是满出力运行,每天的发电量可以满足三个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用电需求。作业人员始终跟外部人员保持可靠通讯联络,同时注意自身防暑防护。
下面就跟随记者一起走进发电企业,看看那里的一线员工们是如何在汗水中坚守的。37至40℃时,户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
为确保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每日巡检必不可少。百米高空中,一段电网员工走线的视频在网络迅速走红。